蜜雪梨用传统技术生产,品质不佳,效益低下,要获得蜜雪梨优质高产、高效益,必须实施以下栽培技术:
一、改变传统整枝修剪办法,变侧主干形改为自然开心形。将梨树中心领导干去除,只留三大主枝,似桃树的整枝树形,实践证明,通过这一简单措施,削弱顶端优势,其骨架枝明显增粗,比一般生产园增粗3—5公分,且主枝延长枝达2米以上,树冠扩大,增加第二年结果面积。并加强夏季护理,在5月份及时去除下部的细弱枝、重叠分叉枝、枯枝、上部的直立徒长枝,减少无用枝消耗,从而促进果实膨大。
二、改变传统的追肥方法。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传统施肥方法长期不大注意肥料比例,往往以施氮肥为主,表现为新梢旺长,果实养分积累受阻,发育差,果形小。应在果实膨大期控制氮肥,重施磷钾肥。主要施用台湾产的春元肥料系列产品,除三要素成分之外,并含有高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利用,10天左右一次,浓度800—1000倍,施用后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了光合效率。
三、改变了农药使用方法,并在套袋前严格控制乳剂农药使用。以往梨园不大注意幼果期农药使用方法,只要有防病虫效果的农药就施用,还误认为绿皮果之所以果面发生锈斑,是品种本身特性所致。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在农药使用上十分讲究方法和效果,认为绿皮果所发生的果锈,并非品种特性,而是长期使用乳剂造成的药害,尤其在套袋前不能喷乳剂农药,而用水剂、粉剂,则可明显控制果品锈斑发生,对绿皮梨严格控制乳剂使用并结合套袋,产出的“翠冠”、“新世纪”梨果品光洁、色泽浅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
四、改变梨果套袋方法。以往浙江不少果园曾一度套报纸袋,对防病虫有一定效果,但果实外观变化不大。不套袋子的果园,梨外观色差,病虫果率达15—20%,尤其是轮纹病、吸果夜蛾危害较重。套袋不仅可以防病虫,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同时可以克服农药污染,成为无公害绿色水果。采取的方法是在谢花后20天(幼果蚕豆大小时),对农药敏感的绿皮果(“翠冠”、“新世纪”等)先套白色小袋(长10公分,宽7.5公分),谢花后30天(幼果似乒乓球大小时),在小袋外面再套上双层果袋,黄色果套双层果袋或单层果袋,所有纸袋均用牛皮纸制作,韧性强,可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经试验,在夏季湿润、高温持续时间长的浙江地区,应选择外层、内层白色、中间黑色的三层袋,或外层白色(或褐黄色)、内层黑色的双层袋较宜。对黄皮果梨用褐黄色单层袋也可取得较好效果。通过上述方法套袋,绿皮果面呈黄色或浅绿色,洁净美观,成为市场抢手货,可与日本水晶梨相媲美,蜜雪梨果面呈浅黄色,无锈斑,无病虫危害,果重达到300克以上。
五、改变地面除草习惯。除草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定,抓两头放中间,即在梨园生长前期和采收后进行除草,而在采前一个月,正值果实膨大高峰期,又遇高温酷暑季节不宜除草,可起到保水、保肥、降温的作用。
六、改变传统早采习惯,做到适时采收。我地果农在蜜雪梨6成熟时就采收,由于成熟度不够,果实风味差,又由于大批上市,每公斤仅1、6—2元,造成经济收入减少,应坚持完熟时采收,比以前推迟20天左右,据测算,采前半个月每天果实可增重5—10克,蜜雪梨在8成熟时采收,味甜、汁多、肉质细脆,成为上市佳品,糖度增加2—3度。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