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6公顷玉米地一年产出50多吨秸秆,扔在地里没用,过去为了省事,只能烧。白天烧秸秆被抓到要罚款,只能晚上偷偷摸摸烧。”每年秋收后,遍野的秸秆曾是阜蒙县佛寺镇解放村农民刘凤山他们最大的烦恼。
而如今,秸秆经纪人王红利成了刘凤山他们的“救星”。卷入、切割、打包,短短几分钟,地上松散的秸秆经过秸秆打包机的加工,就变成了一方方严实的“豆腐块”。
说起全镇唯一拥有秸秆回收机和秸秆打包机的事情,今年34岁的王红利格外自信。“我家有80来亩地,年年雇人除秸秆,费用很高。自从2010年我买了秸秆回收机,不光自家耕地除秸秆方便了,也帮助周边农户省时省力省钱地除秸秆。与秸秆回收机配套的秸秆打包机能把秸秆压缩,这种压缩后的秸秆包好存储,运输方便,销路很好。”他指着摞好的“豆腐块”说:“这样一个打好的秸秆包重40斤,能卖8块钱。我买秸秆回收机花了2万多块钱,买秸秆打包机花了10万块左右,加上与这两台机器配套使用的两台拖拉机,总共花了20多万元。”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秸秆的炊事用燃料功能和肥料功能逐渐消失,随之出现了严重的秸秆积存问题。为此,每年11月至来年的3月末,正是收秸秆的好时候,王红利组织工人把秸秆回收机开到农户田间地头,为农户免费回收农作物秸秆,既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实现了秸秆的综合利用,又避免了焚烧秸秆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引发火灾的隐患。根据实际情况,一台秸秆回收机每年可解决周边2000多亩地300多吨秸秆,王红利也能挣五六万元钱。
王红利告诉记者:“养一头奶牛,一年就大概需要两吨半的饲料,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市场需求量有多大。而且除了做饲料,这种打包的秸秆还可以用作燃料。现在全县这种秸秆需求量就有很大缺口,更不要说还有市里和外地的需求了。”正是看准这个项目的良好发展前景,2011年,王红利与吴玉光共同成立了丰满园合作社,加工的秸秆主要作为饲料销往阜新、锦州及内蒙古等地,颇受用户欢迎。
2001年以来,阜新市农机部门开始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秸秆还田”。目前,阜新市种植玉米的土地面积约450万亩,其中将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的约为30万亩,当作生活燃料的约为100万亩,使用秸秆还田技术的已经达到128万亩。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