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彭瑶)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4月21日召开。本次会议将对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第四次审议。四审稿在强化雾霾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等方面有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出现影响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成为人民的“心肺之患”。对此,四审稿在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监督等的基础上,新增三项规定:一是在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二是国家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当环境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时,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并启动应急措施。
为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力度,四审稿增加规定在上述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同时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在草案修改过程中,环境公益诉讼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多数意见认为应当进一步扩大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鸣起在就草案向会议作汇报时说,法律委员会经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研究,建议将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环保组织,同时规定该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利益。
张鸣起介绍说,实践中,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情况不少,为此,四审稿增加规定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针对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四审稿进一步加大了环境违法责任,规定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四审稿将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写入法律,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同时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