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我国首批克隆肉牛满周岁 国产“雪花牛肉”问世有望
相关专题: 食品  发布时间:2013-07-24
资讯导读:  国际上第一批成功转入脂肪性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克隆牛存活一周年了。近日,在为它们举办的周岁生日会上,这批转基因克隆牛项目的“父亲”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倪和民表示,经过近一年的多项指标检验发现,这一自主知识产权的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技术生产体系,已可以用于安全生产转基因动物。这也意味着,应用该技术体系,继续研究攻关,就有可能获得拥有较理想“大理石花纹肉质”的国产肉牛,并部分替代目前主要依靠进口的高档牛肉。

国际上第一批成功转入脂肪性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克隆牛存活一周年了。近日,在为它们举办的周岁生日会上,这批转基因克隆牛项目的“父亲”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倪和民表示,经过近一年的多项指标检验发现,这一自主知识产权的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技术生产体系,已可以用于安全生产转基因动物。这也意味着,应用该技术体系,继续研究攻关,就有可能获得拥有较理想“大理石花纹肉质”的国产肉牛,并部分替代目前主要依靠进口的高档牛肉。

据介绍,我国虽有五大类黄牛,但至今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肉用品种。我国目前肉用品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肉率低且肉的品质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肌肉间脂肪含量低,肌肉间脂肪含量高的,通常被称作大理石花纹状牛肉,或“雪花牛肉”。倪和民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将控制“雪花肉质”的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转入牛的胎儿体细胞内,以提高其肌肉间脂肪含量。

2012年7月19日,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牛犊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这也是国际上首批成功转入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克隆牛。一年来,两头小牛的体重分别从出生时的21公斤和50公斤,达到现在的307公斤和403公斤。经美国Invitrogeng公司、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检测证明,外源的A-FABP基因成功转入基因组之中,并稳定整合。这标志着由倪和民主持并执行的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应用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技术取得阶段性试验成功。

不过,倪和民说,普通市民要想吃上本土的雪花牛肉,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他说:“我们还需要继续扩大牛的种群数量,同时使用转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克隆牛和普通秦川肉牛进行杂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将基因稳定遗传个体,才能建立特有的品系。”

来源:食品伙伴网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