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对同仁堂旗下中药产品汞超标的相关报道引发股价下挫,昨日(5月22日)同仁堂发布声明进行澄清,声称其产品是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加工、生产和销售的,且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安全有效,但关于中成药重金属超标问题的讨论依然被舆论聚焦,有愈演愈烈之势。
百年老店同仁堂今年已是第三次遭遇质量质疑。今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爆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地黄,在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下半年基本药物品种药品抽检结果中,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5月7日,同仁堂一款名为“健体五补丸”的中成药,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香港卫生署公告召回;近日,同仁堂又被爆出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除了同仁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汉森四磨汤等日前均被卷入“重金属超标”的争议之中。
一位医药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朱砂入药很正常,因为朱砂本身也属于一味配方。“中医中有植物、动物、矿物入药的作法,理论上讲通过炮制工艺,可以减毒增效。特别藏蒙等民族药,用量更甚于中药。”该人士表示。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朱砂的日用量在0.1g-0.5g之间。若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对人的肾脏、肝脏等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当前,国内对中成药的毒性监测、不良反应追踪等都做得远不如西药完整。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没有做到位。中药涉及上游农业环节,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若其土壤、水源等含有重金属,较容易导致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壤重金属超标和农药残留是目前中药材种植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
从监管角度而言,上述问题一方面受限于设备、技术等因素,另一方面也和违规、违法成本低,企业和监管机构管控不到位有关。中金投资集团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曾丹华告诉财新记者,中药产业呼吁整顿已经多年,但目前仍未见到大成效。
“如果惩罚严格,中药材的价格又会继续涨,一涨价就会带来新的问题。”曾丹华称,当前业界把鞭子完全打在企业头上也不合适,企业会认为,若用地道的药材、加强前端的管理和投入也可以;但是药材成本上升以后,成药的价格就不能降,还得涨价。“不降价反而还涨价,发改委肯定不干了;而且不降价的话大量资金冲进中药行业,更导致供需失衡。”曾丹华称。
同时,由于药企大都是当地的利税大户,监管部门在出了问题之后,在处罚力度上也并未跟上。“政府不牵头,不重罚,类似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就解决不了。说到底是体制问题,因为药企要么是国企,要么是当地税收大户,出了事当地政府一定会去护的。”曾丹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