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记者卧底揭秘害人卤菜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读者纷纷致电或跟帖本报官方微博(@楚天金报)谴责无德商贩,并期盼监管尽快补位,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昨日一大早,武昌的刘女士就致电本报称,以前经常购买夫妻肺片吃,以后再也不买了!汉阳庙西湾的黄先生表示,一些小超市、小作坊和地下食品加工点,处于监管的薄弱坏节,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昨日中午,FM107.8湖北私家车广播新闻栏目《天下一锅烩》主持人郭正卿,看了本报“害人卤菜”报道后在节目中说,卤菜也曾是自家餐桌上的常菜。一次,家人将买回的卤菜重新加热后,发现有些食材缩水了,有的加热后几乎都熔化了。由此,他认定卤菜“肯定有名堂”,便嘱咐家人以后不要再买此菜。看过本报揭秘报道后,郭正卿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节目结束时,郭正卿建议市民不要被“美容卤菜”的外表所迷惑,“自然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昨日下午5时52分,拥有492万粉丝的“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以《小心,化学原料泡的卤菜来了!》为题转发了本报报道,这是“央视新闻”官微首次转发署名“楚天金报”的新闻报道,短短两个半小时,该微博就被转发超过2000次,评论达到700多条。
昨日,武汉市工商局对本报报道高度重视,当天下发通知,要求各辖区对武汉市流通环节卤制品经营门店展开全面清查,全面围剿“害人卤菜”。
通知要求:全市各工商分局立足辖区,针对媒体曝光的相关问题组织全面清查,尤其对本报报道所涉及的汉口电业生鲜市场、前三眼桥市场、武昌丁字桥集贸市场、大成路生鲜市场、首义路旁长湖北路卤菜店、和平大道杨园集贸市场、汉阳五龙路集贸市场等,进行重点清查。
武汉市工商局要求,各分局对辖区卤制品经营门店加大巡查力度,重点检查证照是否齐全,索证索票是否到位,是否存在非法添加化学物品的经营行为,对于来源不清的卤制品一律责令停止销售;同时要求积极受理市民的相关申诉举报,对市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妥善处理,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和快速处置。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