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西北风来临的月圆之日,河蟹‘小太’悄然爬出水面……”有人说,随着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原本低调的湖州太湖蟹悄然走红。其实,纪录片除了给湖州太湖蟹取了很萌的名字“小太”外,湖州太湖蟹还是湖州太湖蟹,老吃客们都知道:在长三角这个每年秋季螃蟹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湖州太湖蟹要是没有“天生丽质”,靠个片子就能声名鹊起了?
湖州市副市长崔风军说,湖州太湖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细嫩、味美鲜甜,是湖鲜中的上品。而且湖州地处太湖上游,水质是整个太湖地区最好的。近年来,湖州市政府及养殖户花巨资对太湖边的养殖池塘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达到了塘成方,路成网,水电配套,环境可控的良好状态。
在湖州吴兴区织里恒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这里的养蟹区一望无际,据介绍有近7000亩。合作社的沈云杰介绍说,湖州太湖蟹养殖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质的要求特别高,为了使太湖蟹能达到“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必须让“小太”住得好、吃得好。池塘引入太湖水,采用全程生态养殖方式,采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实现养殖水环境的有效控制。通过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等多种水草、放养螺蛳、放养花白鲢等改善水质,同时也是河蟹喜爱的天然食物来源。饲料投喂以玉米、冰鲜鱼为主,并根据季节变化调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的比例,而且,饲料投放根据每亩蟹的数量达到“紧平衡”的状态,并混养青虾和鳜鱼,让它们和“小太”争抢,不让每只蟹舒舒服服地躺着就能吃饱,让它们锻炼体魄,才能长得更大更强壮。
湖州市农业局局长杨建明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湖州水产专家许步邵经过潜心研究,突破了河蟹人工繁殖技术,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从此掀开了河蟹人工养殖新的一页。直到90年代中后期,经过20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湖州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河蟹养殖技术,进而在环太湖一带大面积推广。河蟹养殖技术起源于湖州,目前湖州的河蟹养殖技术仍处于领先水平。如今,湖州市有养殖太湖蟹的专业合作社15家,养殖户2000多户,养殖面积达到4.5万多亩,产量2800多吨,面积和产量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当。去年,湖州太湖蟹养殖区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全国首个大闸蟹质量安全示范区。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